普托马尼疗程中,利奈唑胺的剂量调整标准是什么?

利奈唑胺的剂量调整应根据患者的不良反应、治疗反应以及药物浓度监测结果进行个体化调整。初始剂量为600 mg,每日一次,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,剂量可减少至300 mg,每日一次。对于老年患者或肾功能不全患者,可能需要更谨慎的剂量调整。 在普托马尼联合治疗耐药结核病的疗程中,利奈唑胺的剂量调整主要基于患者的不良反应和治疗反应。以下是具体的剂量调整标准和建议: 利奈唑胺剂量调整标准 初始剂量: 利奈唑胺的初始剂量为600 mg,每日一次。 在某些情况下,初始剂量可能为1200 mg/天,持续26周,然后根据耐受性调整。 不良反应监测: 骨髓抑制:包括血小板减少症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。如果出现骨髓抑制,剂量可减少至300 mg,每日一次。 周围神经病变: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周围神经病变,剂量也应减少至300 mg,每日一次。 视神经疾病:如果出现视神经病变,可能需要进一步减少剂量或暂停使用。

普托马尼的使用方法是什么?

普托马尼(Pretomanid)是一种用于治疗耐药性结核病的药物,必须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,以下是其具体使用方法: 用法用量 联合用药:普托马尼必须与贝达喹啉和利奈唑胺联合使用,不能单独使用。 剂量:推荐剂量为每次200mg,每日1次,连续服用26周。 服用方式:口服,整片用水送服,需与食物同服以增强吸收。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:人类妊娠安全性数据尚未建立。活动性结核病本身可增加妊娠风险,若需用药需严格评估获益-风险,并告知潜在生殖毒性。 哺乳期女性:药物是否经人乳排泄尚不明确,治疗期间不建议哺乳,建议采用替代喂养方案。 儿童:18岁以下人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尚未建立,暂不推荐使用。 老年人:临床试验纳入老年患者不足,无法确定疗效或安全性差异。因年龄相关肝肾功能潜在减退,需谨慎用药并加强不良反应监测。 肝功能损害患者:基线存在肝病者需严格避免联用肝毒性药物,治疗期间需强化肝功能监测。 肾功能损害患者:未开展针对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药代动力学或安全性研究,剂量调整指南尚未明确,治疗中需密切监测不良反应。 治疗前及治疗期间监测 肝功能监测:基线、治疗2周及每月监测ALT、AST、碱性磷酸酶和胆红素。 血液学监测:基线及每月监测血常规。 电解质监测:基线及QT间期延长时监测钾、钙、镁。 心电图监测:治疗前及第2、12、24周监测ECG。 停药指导 如果普托马尼或贝达喹啉需要停用,则整个联合疗法都应停止。 如果利奈唑胺在开始治疗的前四周内需要停用,则贝达喹啉和普托马尼也应停止使用;如果在四周之后停用利奈唑胺,则可以继续使用贝达喹啉和普托马尼  

普托马尼如何调节剂量?印度药房

普托马尼(Pretomanid)目前无个体化剂量调节方案,在所有已获批的适应证中均采用固定剂量:成人每日一次200 mg,连续服用26周,与贝达喹啉和利奈唑胺联合使用。说明书及临床试验均未提供根据体重、性别、年龄、肝肾功能或合并症进行剂量增减的依据,原因包括: 现有研究显示200 mg即可在肺组织达到足够杀菌浓度; 药代动力学呈线性,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剂量无明确量效关系; 缺乏肥胖、肝/肾功能不全等特殊人群的数据,无法给出调整系数。 因此,当发生不良反应时,不是减少普托马尼的剂量,而是: 先停用或调整利奈唑胺(如出现骨髓抑制、周围或视神经病变,可降至600 mg甚至300 mg,或暂停); 若出现肝毒性(ALT/AST >8倍正常上限,或>5倍且持续>2周,或伴胆红素>2倍上限),须整体中断贝达喹啉+普托马尼+利奈唑胺三联,待肝功能恢复后再由医生评估是否重启; 若需永久停用贝达喹啉或普托马尼其中之一,则整套BPaL方案应终止,不得继续单药或双药治疗。 疗程方面,标准26周可根据临床-影像-细菌学反应延长至最多39周,但延长期仍保持普托马尼200 mg每日一次不变。 简言之,普托马尼本身没有“调剂量”这一说法;能调整的是联合伙伴利奈唑胺的剂量或整个组合的是否继续,任何变动都必须在结核病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,并配合定期的肝功、血常规与心电图监测。
共 3 条记录

你可能感兴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