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托马尼耐药,什么情况下可以停药?

目前国内外指南对“普托马尼耐药”这一特殊情形都给出同一结论:一旦通过基因检测或表型药敏确认结核菌对普托马尼耐药,必须立即停用该药,并重新组合至少 4 种可能有效的抗结核药物继续治疗。 也就是说,确认耐药就是停药的“硬指标”,没有缓冲期或逐步减量的过渡方案。除此之外,如果治疗过程中出现不可逆的严重不良反应(如重度肝损伤、骨髓抑制、乳酸酸中毒等),也可在耐药尚未明确前提前停药,但后续仍需尽快调整方案,避免治疗中断导致进一步耐药。 总之,只要实验室或临床提示普托马尼失效,就应立刻停用,并转入个体化长程方案,不存在“继续用完疗程”的选项。

贝达喹啉对肺结核的治疗效果如何?印度药房

对耐多药肺结核而言,贝达喹啉是目前证据最充分、效果最确定的新型口服药。核心结论可用一句话概括:在标准背景方案里加用贝达喹啉,可把 6 个月痰培养阴转率从 70% 左右提高到 95% 以上,并把阴转时间从平均 73 天缩短到 49 天,同时降低全因死亡风险。 这一结论来自多项真实世界与系统评价数据:最新一项涵盖 45 项研究、1.7 万余例耐药结核的 Meta 分析显示,含贝达喹啉方案的中位痰培养转阴时间为 49.4 天,而不含组为 73.4 天,差异显著。在印尼的 51 例 MDR/XDR-TB 前瞻性队列中,加用贝达喹啉(单用或联合德拉马尼)治疗 6 个月,痰培养阴转率高达 97.1%–100%,且 QTc 延长均控制在安全范围。与传统 24 个月方案相比,含贝达喹啉的 9–12 个月短程口服方案不仅疗效相当,且因减少注射药物而显著降低听力、肾毒性和治疗退出率。 因此,对于痰涂片或培养阳性的耐多药/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,在遵循说明书禁忌与心电监测的前提下,早期引入贝达喹啉可更快清除菌量、缩短传染期、提高治愈率,是目前国际指南一致推荐的优选药物。
共 122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尾页  到第 页,共 7 页

你可能感兴趣